搜索

徐州市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科诊疗特色

  徐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成立于1986年,于2016年更名为血液肿瘤内科,是徐州市级重点专科,江苏省儿童白血病救治定点医院,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专科联盟单位,噬血细胞综合征中国专家联盟苏皖儿童分中心理事单位。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7名。科室常见诊疗疾病包括:1、儿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儿童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生殖细胞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3、贫血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4、出血性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5、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6、其他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EB病毒感染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科室电话:0516-85839527;

专家简介


安琪

主任医师

  血液肿瘤科主任,儿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分会儿科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CART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小儿血液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小儿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生殖细胞瘤等儿童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友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出血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血液危重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季强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学院儿科兼职讲师,江苏省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徐州市风湿学会副主任委员。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内科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参与主编《小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世界儿童知识彩图词典》两部书籍。获省新技术引进奖、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擅长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血液肿瘤系统疾病,以及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徐淑梅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徐州医科大学兼职教师,徐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进修。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儿科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常见实体肿瘤的诊治。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门诊简介

  为解决门诊患儿各类静脉导管的维护问题,方便留置各种中长静脉导管的非住院患儿进行管路维护和咨询,我院在门诊二楼设立了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门诊,由导管维护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应诊咨询。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门诊主要提供以下服务项目:1.为非住院带管患儿(中线导管、PICC导管、输液港等)进行导管维护;2.提供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健康宣教;3.提供导管疑难问题会诊。

  普通门诊医师简介

  王磊,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抗癌协会委员。擅长儿童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出血性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及儿童实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王媛,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15年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研究专业方向为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毕业后于徐州市儿童医院参加工作。对儿童血液系统肿瘤以及实体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韩蕊,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苏州大学就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肝母细胞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髓系白血病,儿童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妍妍,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于徐州市儿童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对于儿童急危重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儿童肿瘤洗澡自查方法

  儿童肿瘤病种多、治疗难度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身体变化,提高对相关症状、体征的敏感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小儿外科资深特级专家、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张金哲利用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为家长们总结出一套儿童肿瘤自查方法。

  儿童肿瘤洗澡自查方法:洗澡时按部位擦拭,同时顺便摸查全身。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或按八字诀的顺序:头颈肩臂腹腿背阴。家长的手指并拢,边涂肥皂边在孩子的皮肤表面触摸。从头部到会阴、四肢、指、趾,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每次必查全套,养成固定习惯,以免漏掉某处隐蔽性肿瘤,既洗得干净,又摸得全面。正常淋巴结为可活动、无痛的、小豆形、不坚硬的皮下颗粒,长圆扁形如蚕豆,最长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儿童白血病的四大早期症状

  1. 发热

  儿童白血病导致的发热热型不定,可低热,不规则发热,持续高热或弛张热。发热原因包括白血病性发热及继发感染。

  2. 贫血

  大多数情况下,贫血出现较早,且随病情发展而加重,天天与孩子在一起的家长往往难以很早发现这种慢慢积累的症状,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长得比较白,而没注意到是孩子贫血。而且,由于孩子很少表达“乏力”的感受,发生贫血时,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仅仅表现为上楼时有些气促,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多是比平时更喜欢大人抱。因此,家长需要多加留心孩子的这些表现,一旦发现,及早就医。

  3. 出血

  儿童白血病的孩子,血液里的血小板(一种帮助凝血的物质)可能会减少,因此容易出血。这种出血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的出血点和瘀斑,以及没有明显诱因的流鼻血或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血尿,偶有重要脏器出血如颅内出血,这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肝,脾,淋巴结及关节痛

  孩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后,白血病细胞会侵犯淋巴结和其它器官,表现为各部位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多局限于颈部,颌下,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如果纵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严重,可能会压迫气管,造成孩子呼吸困难。由于儿童骨髓多为红骨髓,易被白血病细胞侵犯,故患儿骨,关节疼痛较为常见。如果孩子年龄小,可能没法告诉家长自己关节痛,但可能会表现为不愿下地走路。睾丸和脑部也是白血病细胞容易侵犯的部位,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等;累及睾丸可表现为局部肿大,触痛,阴囊皮肤可呈红黑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