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本书与一座城——《心泉流韵》在徐州(之二)

“诗意人生”的生动映照

——在柳振君新作《心泉流韵》首发及诗作朗诵会上的发言


徐放鸣

(2024年10月27日)


  各位嘉宾、各位师友,大家上午好!

  我很高兴能够应邀参加今天的首发仪式,见到各位新老朋友,感觉很亲切!首先,我谨代表徐州市云龙书院对柳振君先生新作《心泉流韵》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对徐州诗词界的七位骨干诗人联袂推出“大风诗丛”系列丛书表示由衷的祝贺!这是徐州诗词创作界的一次集体亮相,显示了徐州市诗词协会团结凝聚广大诗友潜心创作所取得的新收获,具有重要的表征意义。

  柳振君先生长期躬耕诗坛,于格律诗和自由体新诗的创作都有深厚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特质的诗歌表达。我和他相交多年,他每有新作,会微信发给我分享,我由此得以先睹为快,也感觉他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若干主题系列,直到汇集成这本《心泉流韵》,使我得窥全貌,何幸如之!

  这个月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中宣部和中国作协等组织了多个纪念活动,我也应约在10月23日的《文艺报》上发表了长篇专题文章。在我看来,柳振君先生的新著此时推出,是对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十周年的献礼,也显示了在总书记文艺论述的指引下,诗人扎根中国大地,唱响时代强音,讴歌山川风物,赞颂古今人物取得的新成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柳振君的这本新著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值得重视和阐发。

  第一,主题性强,唱响了爱我中华的主旋律。诗人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对中华文化的深沉热爱洋溢在字里行间,构成了体现家国情怀、赤子之心的辉煌乐章。这些年,诗人行走祖国各地,尽览山川风物,情思盎然,发而为诗,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体现着其诗歌创作的鲜明主题,也彰显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老诗人自觉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意识。诗集中有诗颂党史、新中国史的篇章,也有讴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更有对长城、天山、壶口瀑布、大运河、水乡周庄等风景名胜的诗意表达。更为突出的是,诗人对家乡古彭徐州的赞颂成为单独一个系列,并且以《木兰花慢·彭城抒怀》收尾,该诗作与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构成了跨越时空的古今呼应,步其原韵而反其意,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书写了新时代古彭徐州的新风貌,给我们带来了兼具历史感和时代性的丰富审美体验。

  第二,诗论诗家,再续中国古代“知人论世”“以诗论诗”的诗学传统。我对这本诗集中的第五单元——诗论诗家的15首诗作有深刻印象,曾经撰文评论过这一组诗章。中国古代不仅有诗话、词话等“诗文评”的传统,也有“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传统,例如杜甫有著名的《戏为六绝句》代表了他的诗歌创作观。柳振君的这一组“诗论诗家”则纵论古代、近代、现代15位著名诗家,以诗歌的形式生动概括了所论诗家的人格品性和诗人风貌,精准地凸显了所论诗家的创作个性。例如《诗论刘禹锡》,抓住其“诗豪”的名号,从五个层面提炼了刘禹锡“豪”在何处,富有激情地论说了他的人生际遇和独特个性,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这种“诗论诗家”的批评方式,既是一种诗歌创作的独特样式,又是对中国古代“知人论世”文艺批评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强调,“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知人论世”批评传统。柳振君的诗论诗家,可以看作是对这一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所完成的诗人批评,值得充分肯定。

  第三,图影诗意,探索图像叙事与诗歌抒情的有机融合。诗集的第四单元是一组诗配画(摄影)的作品,反映作者游历各地的所思所感,进而体现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这契合了近十年来学术界开展的关于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热点,用诗配画的形式实现了文学的时间性叙事与图像的空间性叙事的结合,这种跨媒介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图像的直观生动性和诗歌意象的蕴藉隽永得以有机融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图影诗意”的结合是传统的“题画诗”或“诗配画”创作的承续和出新,也是未来诗歌审美表现方式的代表性趋向。因此,柳振君的这一形式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柳振君的诗作是他的审美化人生之生动写照,他徜徉于历史人文和山川风物的广阔时空,沉醉在澎湃的诗情和行走大地的身心愉悦之中,获得了他孜孜以求的审美境界。正如这本书的自序《诗意人生与人生诗意》所表述的,“诗意人生/诗无处不在/人生诗意/诗丰富人生”。他在自然风物和人文历史中寻觅人生诗意,又在笔耕不辍的创作状态中享受自己的诗意人生,如此境界,令人羡慕和神往!

  门外谈诗,不成敬意,敬请柳君和各位师友指教,谢谢大家!

  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文学院教授,徐州市云龙书院院长。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书香徐州形象大使。代表作有《沫若诗话》《创作个性研究》《审美文化新论》《审美文化与形象诗学》等。

扫一扫分享本页